chǐ①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有余。

”②量长度的工具,尺子。

③表示短、少。

《荆轲刺秦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兵。

”【尺晷】晷,日影。

日影移动一尺。

比喻较短的时间。

《宋史•朱台符传》:“时太宗廷试贡士,多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成一赋。

”【尺书】1.信札;

书信。

古诗《弧儿行》:“愿欲寄~,将与地下父母。

”2.简册;

书籍。

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更多

mèng①睡眠中的幻象。

李后主《望江南》:“多少恨,昨夜~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②湖名,即云梦泽的江南部分。

《梦溪笔谈•辩证二》:“亦以谓江南为~,江北为云。

”③泛指云梦泽或湖沼。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水落鱼梁浅,天寒~泽深。

”④做梦;

梦见。

《后汉书•灵帝宋皇后纪》:“昔晋侯失刑,亦~大厉被发属地。

”【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更多

hún①水势盛大。

《荀子•富国》:“财货~~如泉源。

”②浑浊;

不清。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

”③混同。

《关尹子•二柱》:“~人我,同天地。

”④遍;

满。

杜荀鹤《蚕妇》:“底事~身着苎麻。

”⑤几乎;

简直。

《春望》:“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⑥全;

都。

《石灰吟》:“粉身碎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成】天然生成。

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自然,不见雕凿的痕迹。

【浑浊】⒈指古代传说中世界开......更多

qiān①标签;

用作标志或记注的小条或小牌子。

王安石《望九华》:“或是古史书,脱落简与~。

”②记注;

标上记号或写上案语。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

”③官府交给差役捕人的凭证。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便发~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④签名;

画押。

朱熹《近思录•政事》:“颐不曾~。

”⑤插。

《西厢记》:“酒席上斜~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xǐng①酒醉后醒来。

《雨霖铃》:“今宵酒~何处?

”②清醒。

《屈原列传》:“众人皆醉而我独~。

”③睡醒。

《口技》:“既而儿~,大啼。

yǔ①给予。

《鸿门宴》:“则~一生彘肩。

”②结交;

交好。

《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朋友;

同类者。

《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

”④通“举”。

整个;

都。

《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和。

《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

”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

”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柳毅传》:“洞庭之~......更多

dān①丹砂;

朱砂。

《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

”②古代方士用丹砂汞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

江淹《别赋》:“守~灶而不顾。

”③红的。

《林黛玉进贾府》:“~唇未启笑先闻。

”④忠诚;

忠贞。

《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

”【辨】赤,朱,丹,绛,红。

五个字都表示红色,按它们的由深及浅的不同程度排列,就是绛、朱、赤、丹,红。

【丹笔】书写罪人名册所用的红笔。

【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石......更多

xiāng①地方行政区域或单位。

所辖范围,历代不同。

⒈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使之相宾。

”⒉春秋齐制,十连为乡。

《国语•齐语》:“十连为~,~有良人焉。

”【又】十率为乡。

《管子•小匡》:“十率为~。

”⒊汉制,十亭为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

”⒋唐宋后指县级以下基层行政单位。

②家乡;

故乡。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还,~音未......更多

shī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

泛指军队。

《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

”②老师。

《师说》:“~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以……为师;

向……学习。

《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之。

”④学习;

效法。

《师说》:“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

《石钟山记》:“而渔工水~虽知而不能言。

”⑥对宗教徒的尊称。

多指佛教徒的。

diǎn①斑点。

《晋书•袁宏传》:“如彼白圭,质无尘~。

”②液体的小滴。

《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雨山前。

”《林黛玉进贾府》:“泪光~~,娇喘微微。

”③“、”汉字笔画的一种。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

”【又】用笔加上点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眼睛,每云:‘~晴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之。

”④删改文字。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公又与遂......更多

678910 共16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