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
hèn①不满意;
遗憾。
《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久之。
”《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也。
”②怨恨;
仇恨。
《柳毅传》:“然而~贯肌骨,亦何能愧避?
”《秋声赋》:“念谁为这戕贼,亦何~乎秋声。
”【辨】憾,恨,怨。
“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
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
“怨”和“恨”不是同义词。
在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
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有......更多
恭
gōng容貌端庄严肃;
谦逊有礼。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
”《谏太宗十思疏》:“终苟免而不怀仁,貌~而不心服。
”【恭人】⒈宽和谦恭之人。
⒉贵妇人的封号。
⒊宋元时期对官吏之妻的敬称。
惊
jīng①马受刺激而行动失常。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
”《柳毅传》:“鸟起马~,疾逸道左。
”②惊骇;
惊慌。
《促织》:“面如土色,大~。
”【又】使……惊骇、惊慌。
《梦游天姥吟留别》:“慄深林兮~层巅。
”《序》:“直可~天地,泣鬼神。
”③惊讶;
惊奇。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问所从来。
”④惊动;
震动。
《滕王阁序》:“雁阵~寒,声断衡阳之浦。
”《阿房宫赋》:“雷霆乍~,宫车过也。
”⑤......更多
慝
tè①邪恶;
恶念。
《庄子•渔父》:“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
”②灾害。
《国语•晋语八》:“以伏蛊~。
”nì通“匿”。
隐藏。
《墨子•尚贤下》:“隐~良道,而不相教诲。
”
慨
kǎi①感慨;
感叹。
张衡《东京赋》:“~长思而怀古。
”②激昂;
激愤。
曹操《短歌行》:“~当以慷,忧思难忘。
”
懑
mèn。
《后汉书•华佗传》:“陈登忽患匈中烦~。
”【又】愤慨。
刘知几《史通•疑古》:“目睹其事,犹怀愤~。
”
戎
róng①兵器;
武器。
《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
”②战车。
《殽之战》:“梁弘御~,莱驹为右。
”③士兵;
军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阵整齐。
”④军事;
战争。
柳宗元《封建论》:“列侯骄盈,黩货事~。
”⑤古代泛称我国西部各少数民族。
《五蠹》:“行仁义而怀西~。
”【戎首】⒈发动战争的人;
挑起争端的人。
⒉军队主帅。
戴
dài①加在头上;
用头顶着。
《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朱缨宝饰之帽。
”《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②推崇;
遵奉;
拥护。
《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戴白】满头白发,借指老人。
陆游《新凉书怀》:“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各欣然。
”【戴笠】戴斗笠,比喻贫贱。
【戴头】比喻刚正不畏强暴,不怕杀头。
【戴翼】辅助。
《汉书•董仲舒传》:“欲则先王这法以~其世......更多
敢
gǎn①有勇气;
有胆量。
《信陵君窍符救赵》:“吾攻赵;
旦暮且下,而诸侯~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 《失街亭》:“谁~引兵去守街亭。
”②敢于。
《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言怒。
”③谦辞,表示冒昧请求的意思。
《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犒从者。
” 《滕王阁序》:“~竭鄙怀,恭疏短引。
”④岂敢。
《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自专?
” 《中山狼传》:“~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札
zhá①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
”②书信。
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遥怀具短~。
”③古时铠甲上的金属叶片。
《左传•成公十六年》:“蹲甲射之,彻七~焉。
”④因瘟疫而死。
《列子•汤问》:“土气和,亡~厉。
”【札札】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