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ī①用手推。

《陈州粜米》:“你可也被人~更不轻。

”②推移;

移动。

《谭嗣同》:“荣贼并非~心待慰帅者。

”③推求;

推测。

《察变》:“特据前事~未来,为变方长。

”④推广。

《齐桓晋文之事》:“故~恩足以保四海。

”⑤推辞;

推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番张教头没得~故了。

”⑥推荐;

推举。

《报任安书》:“教以慎于接物~贤进士为务。

”⑦推行;

实行。

《韩非子•五蠹》:“州部之吏操官兵,~公法,而求索奸人。

......更多

yùn①日、月周围形成的光圈。

《韩非子•备内》:“日月~围于外。

”【引】光影模糊的部分。

韩愈《宿龙宫滩》:“梦觉灯于生~。

”②昏眩;

眼花。

姚合《闲居》:“眼~夜书多。

cuàn①烧火做饭。

《孟子•滕文公》:“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

”②灶。

《项脊轩志》:“迨诸父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戏曲名词。

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

如《朴百花爨》、《文房四宝爨》等。

④我国古代地域名与民族名。

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

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二部,均在云南东部。

元代一般以东爨居民为黑爨,以西爨居民为白爨。

bǎn①筑墙用的夹板。

《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焉。

”②古时写字用的木片。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其制如~牍而高广。

”③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

《三国志•吴•朱治传》:“权常亲迎,执~交拜。

”【版曹】户部的别称。

mǔ①雄性的鸟兽。

与“牝”相对。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

”②锁簧,古代锁中可以插入和拔出的部分。

《汉书•五行志中》:“长安章城门门~自亡。

dí①我国古代北部一个农民族。

②通“翟”。

野鸡尾巴上的毛。

《礼记•乐记下》:“干戚旄~以舞之。

”tì通“逖”。

远。

《荀子•赋篇》:“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者邪?

”(亲近品行清廉的人而疏远品行肮脏的人)【狄狄】形容跳跃。

bān①分发。

《尚书•舜典》:“~瑞于群后。

”【又】分开;

摊开。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荆相与食。

”②颁布。

《汉书•翟方进传》:“制礼乐,~度量,而天下大服。

”③分离的,离群的。

《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马鸣。

”④排列。

《韩非子•存韩》:“~位于天下。

”⑤等级;

次第。

《隋书•百官志》:“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

”⑥通“斑”,杂色。

《离骚》:“纷縂縂其防合兮,~陆离其上下。

miǎn①细丝。

许慎《说文解字•糸部》:“~,微丝也。

”②遥远。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苍冥遐~,人事无已。

”③隐而不明。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至于远近士人,先后之宜,犹或~焉,未之能详。

biān①古代用来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三绝。

”【引】书或书的一部分。

王安石《送石赓归宁》:“开~喜有得,一读瘳沉疴。

”②按次序排列。

《战国策•楚策一》:“臣入~席,出川陪乘。

”③编联。

《汉书•路温舒传》:“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用写书。

”④编写。

《韩非子•难三》:“法者,~著之图籍。

”⑤编织编结。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之以发,系之苇苕。

”⑥编入户籍......更多

tǎn①解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偏袒;

袒护。

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

678910 共1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