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héng①永久不变;
固定。
《齐桓晋文之事》:“无~产而有~心者,惟士为能。
”②经常;
常常;
总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过,然后能改。
”《聊斋志异•山市》:“数年~不一见。
”③平常;
一般。
《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
” br> 【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也指代代相传的财产。
【恒医】普通医生。
惴
zhuì恐惧。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札兵呼声动天,诸饿军无不人人~恐。
”
愧
kuì①羞愧;
感到惭愧。
《孔雀东南飞》:“本自无教训,兼~贵家子。
”②愧对;
对不起。
《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负朝廷,下恐~吾师也。
”【愧惕】因有愧而提心吊胆。
暇
xiá①空闲;
闲暇。
《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日,又多闲田。
”②有空闲;
有时间精力。
《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治礼义哉。
”③悠闲。
《狼》:“久之,目似瞑,意~甚。
”【暇豫】悠闲逸乐。
桡
náo①弯曲。
《列子•汤问》:“竿不~。
”②屈服;
挫败。
《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败。
”【引】削弱。
《汉书•张良传》:“汉王忧恐,与郦食其谋~楚权。
”ráo桨。
李白《入清溪行山中》:“停~向余景。
”
樗
chū树名。
即臭椿。
【樗栎】樗树和栎树,庄子认为它们是无用之材,后以比喻才能低下。
苏轼《和穆父新凉》诗:“常恐~身,坐缠冠盖蔓。
”【樗散】樗为无用之材。
比喻不合世用。
多为自谦之词。
殊
shū①断;
绝。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弗~。
”②死。
《史记•淮南王刘安传》:“太子即自刭,不~。
”③特别;
特殊。
《出师表》:“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陛下也。
”④不同;
差异。
《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俗。
”⑤很;
非常。
《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畏匿之,恐惧~甚。
”
狼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
比喻凶狠、贪婪。
《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
盟
méng①在神前誓约、结盟。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而谋弱秦。
”②同盟;
盟约。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结~好。
”③旧指结拜为兄弟关系,如“盟兄”、“盟弟”。
瞿
jù①因吃惊而瞪着眼睛。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然注视。
”②惊惧;
惊恐。
《冯婉贞》:“三保~然曰:‘何以为计?
’”qú①兵器名,戟类。
《尚书•顾命》:“一人冕,执~,立于西垂。
”②通“衢”,四通八达的地方。
《孙子兵法•九地》:“有~地,有重地,有冷地。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