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古代祭祀用的生肉。

《公羊传•定公十四年》:“腥曰~,熟曰膰。

pú胸脯。

《柳毅传》:“嗔忿忿腆着胸~。

”fǔ①干肉。

《礼记•内则》:“牛条鹿~。

”②蜜渍的干果,如“杏脯”。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

”【脯醢】⒈佐酒的食品。

⒉杀戮后将尸体砍碎,剁成肉泥。

xīng①生肉。

《公羊传•定公十四年》:“~曰脤。

”②腥气。

《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臊。

yí①通“贻”。

给。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士也罔极,自~伊愧。

【又】赠给;

送给。

《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子产书。

”②遗留。

《左传•文公六年》:“先王违世,犹~之法。

”dài欺骗。

徐干《中论•考伪》:“骨肉相~,朋友相诈。

shǎng①赏赐;

奖赏。

《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赐百千强。

”②奖赏的财物官爵等。

《五蠹》:“是以厚~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③赠送。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④赞赏;

赞扬。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因此相要,大相~得。

”⑤欣赏;

玩赏。

《杨州慢》:“杜郎俊~,算而今重须惊。

liáng跳跃。

柳宗元《黔之驴》:“因跳~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liàng见“踉蹡”【踉蹡】⒈行走不稳的样子。

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越门限。

”⒉行走缓慢的样子。

潘岳《射雉赋》:“已~而徐来。

gǔ①骨头。

《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焉。

”【又】指死人。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②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

”【又】人的气质、气概。

《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奇特。

”【骨力】⒈力气。

⒉笔法雄健有力。

【骨立】人相当消瘦。

guō①外城(在城门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②泛指城墙或城。

《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酒旗风。

”《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③物体的四周。

《汉书•食货志》:“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

”(肉:指钱边。

好:指钱孔。

lǎo①醋。

《礼记•礼运》:“以亨以炙,以为醴~。

”②乳制羹状食品。

《后汉书•乌桓传》:“食肉饮~,以毛毳为衣。

”③酪状食品。

《汉书•王莽传下》:“分教民煮草木为~。

”查询

hǎi①肉酱。

司马光《训剑示康》:“果止于梨、栗、杮之类,肴止于脯、~、菜羹。

”②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涉江》:“伍子逢殃兮,比干菹~。

678910 共10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