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敝帚自珍的同义词反义词 敝帚自珍的典故
案例: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详解: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敝盖不弃
拼音:bǐ gài bù qì 敝盖不弃的同义词反义词 敝盖不弃的典故
出处:《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详解: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秉钧持轴
伯埙仲篪
拼音:bó xūn zhòng chí 伯埙仲篪的同义词反义词 伯埙仲篪的典故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详解: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伯玉知非
拼音:bó yù zhī fēi 伯玉知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伯玉知非的典故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详解: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伯仲叔季
拼音:bó zhòng shū jì 伯仲叔季的同义词反义词 伯仲叔季的典故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详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薄技在身
补阙拾遗
拼音:bǔ quē shí yí 补阙拾遗的同义词反义词 补阙拾遗的典故
案例:其次扬清激浊,能~。 ★《明史·孙磐传》
出处:《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
详解: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不拔一毛
拼音:bù bá yì máo 不拔一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不拔一毛的典故
案例:墨子之学术贵俭,虽天下以我为~不恤也。 ★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详解: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不遑枚举
拼音:bù huáng méi jǔ 不遑枚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不遑枚举的典故
出处: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详解:犹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