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

开办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bàn建立(工厂、学校、商店、医院等)。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 rén chǔ xù jī lěi yǎng lǎo bǎo xiǎn养老保险的一种办法。即职工在职时分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退休后由保险公司按月发给养老金。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采用这一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办这一业务。

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lì xué xiào/jiào1. 由政府开办并管理的中学或小学。

务须

务须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xū副词。同“务必”。语意较轻些:晚上要打开报警器,全社职工六点以前务须离开办公室。

小饭桌

小饭桌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fàn zhuō指街道或个体户为吃午饭有困难的中小学生开办的小型食堂。

洋务派

洋务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ù pài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一派政治势力。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央以奕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标榜,主张靠外国援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封建统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派逐渐解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jì ɡuǎnɡ bō diàn tái中国对世界各地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1947年9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办英语广播,后增加日语。1978年5月改现名。使用“北京广播电台”呼号。除英、法、日、俄、西班牙、阿拉伯等数十种外语外,还有汉语普通话以及粤话等汉语方言对外广播。

中国福利会

中国福利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fú lì huì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shī dà xué táng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初时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与旧时书院无异。1900年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同文馆归入后改办)及医学实业馆。1907年又增设博物品实习科。1910年正式开办分科大学,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六月起义

六月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uè qǐ yì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123 共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