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健藏(1903-1979)
中岛健藏(1903-197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dǎo jiàn cánɡ (1903-1979)日本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翻译和文学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重建日本文艺家协会、日本笔会等团体。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会长。主要作品有《现代文艺论》、《现代作家论》等。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ěr dēng zhàn y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16年,德军进攻法国东北部的最大要塞凡尔登,想从中央一举突破法军防线,法军顽强防守,粉碎了德军的计划。此役双方损失约一百万人。从此,“凡尔登”成为坚固堡垒的代名词。
列宁(1870~1924)
列宁(1870~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 níng列宁是苏联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更多
协约国
协约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yuē/yāo gu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初由英、法、俄三国组成。1914年,战争爆发后,先后有美、意、日等二十五国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后,协约国集团曾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告失败。
参战案
参战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zhàn àn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嗾使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参加对德战争。段企图借参战向日本借款购械,扩充皖系实力,遭到总统黎元洪等反对。1917年4月,段指使组成“督军团”、“公民团”,胁迫黎元洪及国会通过参战案,引起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8月段拥立冯国璋为大总统,自任国务总理,对德宣战。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 zhǎn jīng jì xué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经济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取得独立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人物初期以西方经济学家为主,后也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及发达国家的激进经济学家。前期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后期重视农业发展,并着重于对个别国家或不同类型的经验分析。
史里芬计划
史里芬计划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lǐ fēn jì huá/huà德国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战略计划。1905年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其中心是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期内先击败西方的法国,再全力进攻东方的俄国,力争在三四个月中结束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基本上采取这一战略方针,但最终都告失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iā/gū/jie lǒng duàn zī běn zhǔ yì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的资本主义。20世纪初期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中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力量。国家政权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对某些企业或产业实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国有化,或把赢利的国有化企业转到垄断集团手中,以及国家运用税收、信贷、投资、订货等手段参与私人垄断组织经营等。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lián méng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它标榜以防止世界大战再度发生和解决国际纠纷为目的,实际上只是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既成的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联盟无形瓦解,到1946年正式解散。简称国联。
基马尔(1881-1938)
基马尔(1881-1938)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mǎ ěr (1881-1938)一译“凯末尔”。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军人出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战功卓著,升为将军。1919年起领导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临时总统和国民军总司令。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总统。总统任内,曾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