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

论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n/lún zhàn1.谈论战事。 2.在政治上﹑学术上因意见不同而争论。

论敌

论敌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n/lún dí1.政治﹑学术等方面的争论的对手。

诗序

诗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xù《毛诗》对各诗的解说文,又称《毛诗序》,分小序、大序两种。小序解说各诗主题,列在各诗之首,篇幅均较短。大序总论《诗经》全体,列在《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小序之后,篇幅较长。《诗序》的解说大多牵强附会,给诗篇强加无根据的政治寓义,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诗教

诗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jiào/jiāo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却温和委婉,即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击。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符合《诗经》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成为封建社会衡量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要标准。

诗经

诗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jīng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更多

谭嗣同(1865-1898)

谭嗣同(1865-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sì tóng/tòng (1865-1898)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1896年写成《仁学》一书,主张冲破一切封建罗网。后在湖南协助办报、办学堂,宣传变法。1898年被征入京,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被捕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n zé xiǎo shuō1.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贞期

贞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 qī/jī1.政治清明的时代。 2.犹贞节。 3.准时。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chǎn jiē jí shè huì/kuài zhǔ yì以社会主义为自我标榜,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潮。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以蒲鲁东等为主要代表。反对工人进行政治斗争,主张用一些不触动资本主义基础的点滴改良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弊病。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zhì tōng/tòng jiàn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亦记载经济、文化等。
8687888990 共10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