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密相应

(术语)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三应供养

(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世之福田者。

三、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为四海之父母者。

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

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

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

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

三归戒有二称: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

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

”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更多

三想

(名数)一、欲想,起贪欲之思想也。

二、嗔想,起嗔恚之思想也。

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

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

”净影疏曰:“未对境界,预起邪思,名之为觉。

对缘生心,说为三想。

”【又】一、怨想,于人欲加害于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亲爱之想也。

二、亲想,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皆生亲爱之想也。

三、中人想。

于非怨非亲之人,生亲爱之想也。

见智度论七十二。

查询

三昧父般若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苦波罗蜜多是诸佛母。

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

三昧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

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

三界万灵牌

(物名)牌上书云:“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

”盂兰盆会等立之。

先万灵而后至灵有深义而然,非倒语。

见象器笺十六。

查询

三福

(名数)三种之福业。

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

二、戒福,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

三、行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

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又】俱舍论十八,一、施类福。

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也。

二、戒类福。

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也。

三、修类福。

修禅定,......更多

三种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

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嗔也,又名背上使。

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

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三节放生

(名数)岁末与安居竟及父母之忌辰也。

圭峰盂兰盆经疏曰:“儒则四时杀命,春夏秋冬。

释则三节放生:一岁终,二夏满,三忌辰。

三须菩提

(名数)一解空须菩提。

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

二天须菩提。

增一阿含经一曰:“喜著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

”三恶性须菩提。

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于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

年渐长大,智慧聪明。

唯甚为恶性,嗔骂凡眼所见之人及畜生。

父母亲属共厌患之,逐舍家入山,乃见鸟兽草木乃至风吹,亦生嗔恚。

以山神之劝,见佛相好,心怀欢喜,礼佛足。

佛为说嗔恚过患。

须菩提......更多

12345 共1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