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醴泉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消渴,反胃,霍乱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水部·温汤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温泉、沸泉。种类甚多。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 附方上列气味与主治,主要是就硫磺泉而言,其他温泉,大都无毒(含砒石的温泉除外),即可烹茶,洗浴亦好。 水部·盐胆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卤水。煮盐初熟时,槽中沥下来的一种黑色浓汁。味苦,不能吃。可用它做豆腐。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各种虫蚀病,颈瘘(颈部淋巴结核),疥癣,痰厥等。 附方盐胆水有大毒。治痰厥,用盐胆水灌进,随同痰吐出,所以不中毒。其他病,盐胆水可不入口。便是外擦,凡疮有鲜血者,亦不宜用盐胆水,以免它进入血管,使人中毒。 水部·磨刀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考释 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转引前人吴球的《活人心统》曰:“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由此可见,磨刀水就是用铁刀蘸水后磨出含铁质的水。同时也可知此水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水部·露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白花露:止消渴。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 水部·雨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立夏雨水: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 水部·碧海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 水部·山岩泉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 水部·车辙中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辙,乃车行迹也。 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 水部·铜壶滴漏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考释 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这种经过铜壶滴漏出的水就是铜壶滴漏水。可见此水在李时珍(生卒年为公元1518~1593年)之前的虞抟有关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23 共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