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正字武归常州觐亲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路岐知不尽,离别自无穷。

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樯收月下,江树在潮中。

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

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

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

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

送文著上人游越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

夜禅月下袈裟湿, 晓上山巅锡杖鸣。

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越中多有前朝寺,处处铁钟石磬声。

法曲献仙音(大石)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

时闻打窗雨。

耿无语。

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念奴娇·醉魂乍醒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和友人送弟

作者: 杜荀鹤 朝代: 唐代

君说无家只弟兄,此中言别若为情。

干戈闹日分头去, 山水寒时信路行。

月下断猿空有影,雪中孤雁却无声。

我今骨肉虽饥冻,幸喜团圆过乱兵。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新月”句:暗用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栾意”与唐王涯《秋思赠远》“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之意为后文的“行人”“短书”作伏笔。如眉,指月钩弯如眉状。“长笛”句:借用唐杜牧《题元处士高亭》“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为背景。“楼倚”句:化用唐赵嘏《长安晚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诗意。南飞:雁为候鸟,每年春分后往北飞,秋分后飞回南方。“漫道”句:语出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漫,空,徒;又莫,勿。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佳期:相会的美好时光。“梦里”句:化用南朝粱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意,典出南朝粱萧统《文选》李善注引《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此处借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书:信。破:消解。恨:指离恨。应:是。玉枕: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亦用为瓷枕、石枕的美称。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280页 2、 款款.词三百:学苑出版社,1995.9:第79页

残花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

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

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水龙吟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禁烟时候风和,越罗初试春衫薄。

昼长深院,梦回孤枕,风吹铃索。

绮陌花香,芳郊尘软,正堪游乐。

倚阑干、瘦损无人问,重重绿树围朱阁。

对镜时时泪落。

总无心、淡妆浓抹。

晨窗夜帐,几番误喜,灯花檐鹊。

月下琼卮,花前金盏,与谁斟酌。

望王孙、甚日归来,除是车轮生角。

别程公辟给事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人物风流推镇东,夕郎持节作元戎。

樽前倦客刘师命,月下清砍盛小丛。

裘弊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买舟江上辞公去,回首蓬莱梦寐中。

3132333435 共7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