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嗣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汉嗣安危系数君,高皇决意势难分。

张良口辨周昌吃,同建储宫第一勋。

见炀帝宝帐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汉文穷相作前王,悭惜明珠不斗量。

翡翠鲛鮹何所直,千裨万接上书囊。

试夜题省廊桂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

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垂柳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参考资料: 1、 沈兰等.古汉语常用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56.122.178.256.320

采桑女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

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

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在二月征收新丝。

这是多么蛮横无理!

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

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

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

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

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

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

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

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

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

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

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

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

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

“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质朴生动。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

“努”,用力冒出的意思。

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

一“努”字,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中秋夜玩月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 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岁除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索索风搜客,沈沈雨洗年。

残林生猎迹,归鸟避窑烟。

节物杯浆外,溪山鬓影前。

行藏都未定,笔砚或能捐。

金陵怀古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

登高有酒浑忘醉, 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禹穴苍茫不可探,人传灵笈锁烟岚。

初晴鹤点青边嶂, 欲雨龙移黑处潭。

北半斋坛天寂寂,东风仙洞草毵毵。

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蒲津河亭

作者: 唐彦谦 朝代: 唐代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

烟横博望乘槎水, 日上文王避雨陵。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11121314 共1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