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站建成
1985年10月8日,由日本友人援建的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光电站在甘肃省榆中县园子乡胜利建成并正式运转发电。
这台太阳能光电装置,由二百二十四块多晶硅光电池组、框架、蓄电池组、直流交流交换器及供电控制系统组成,定额功率为十千瓦,现装有二十瓦萤光灯二百八十六盏,可供一百三十多农户和十四个单位照明用。
由于通过多晶硅光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辐射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即使连阴六七天,仍可供电。
美籍华人作家江南遇害身亡
1984年10月15日,著名华裔美籍作家江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寓所遇刺身亡。
江南真名刘宜良,是江苏省靖江人,幼年在家乡读完初中,便只身离开大陆到台湾,先在蒋经国主持的“国防部”政治干部训练班和政治干部学校受训,后在台北市师范大学英语系读书。
毕业后,他任《台湾日报》记者。
1967年他以该报驻美特派员身份赴美,曾为《台湾日报》撰写过不少报道。
刘先生酷爱写作,作品多涉及台湾政界人物。
他在美利坚大学进修期间......更多
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太极拳
1998年10月15日,来自海内外的近万名太极拳爱好者汇聚于此,举行规模空前的太极拳表演,以纪念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20周年和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
秋高气爽,惠风和畅。
天安门广场上,以98人为一排的“太极杯”万人太极拳演练阵容面南展开。
9时整,响彻云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旋律拉开了大会的帷幕。
中国武协主席李杰在会上发表讲话说:“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友人题写了‘太极拳好’,......更多
诗人徐志摩空难丧生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
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
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
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
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更多
美国动画制作家迪斯尼逝世
有人说沃尔特·迪斯尼靠一只老鼠而享誉全球,这的确不假,他创造的米老鼠形象给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带来了欢乐。
其它一些形象,如唐老鸭、白雪公主、小人巴比等也都是孩子们心中的朋友。
他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动画制作家,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
1901年12月5日,迪斯尼生于美国芝加哥市,但有人私传他是西班牙人,是一个私生子。
他成名后曾一度对自己的出身作过调查,但却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平。
沃尔特·迪斯尼比3......更多
北京——莫斯科直达旅客列车正式通车
1954年1月31日,北京、莫斯科之间的直达旅客列车正式通车。
北京铁路管理局的一批优秀乘务人员,在从北京到满洲里的一段路上协助苏联乘务人员工作。
他们中间有旅客车长、行李员、播音员、餐车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和翻译。
1953年十二月间,他们曾在训练班进行过专门的学习。
从莫斯科开来的试运转的列车到达北京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使用这趟列车上的独立暖房、机械装卸行李的设备等。
旅客车长李文垣说:“我们真高兴到这趟列......更多
陈叔通逝世
1966年2月17日,陈叔通逝世。
陈叔通出生在浙江杭州,幼承家学,对诗词古文均有很深造诣。
26岁时(1902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并朝考中试,授翰林院编修。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叔老忧国忧民,向往维新运动 ,同情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与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亦有深交。
1904年,陈叔通东渡日本,人法政大学学习,希望能从明治维新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以......更多
美国发明家莫尔斯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几千年来,通讯技术曾经长期停滞不前。
即使是外敌入侵、边城告急,除却狼烟报警之外,最快的办法也不过是驿站快马传送文书。
17世纪中期,英国海军推行了旗语,18世纪末,法国政府建立了信号机体系,这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陆快速传送消息的困难。
通讯技术关键性的变革发生在19世纪中期。
1832年的秋天,一艘从法国开往美国的邮客轮上,一个青年医生在讲解电磁铁的功能:“最近许多实验表明,缠绕在线圈上的电线越多,电......更多
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诞辰
邓肯,现代舞派创始人。
1878年5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从小学习芭蕾。
曾去伦敦和巴黎演出,受古希腊瓶绘和雕塑艺术的影响,创立了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自由舞蹈,其特点是动作自然、形式自由。
她创新舞蹈的精神,强烈地影响了同时代的戏剧家、导演、画家、作曲家。
其巨大贡献是开辟了抒情舞蹈的新领域。
她运用当代或较早期的著名乐曲伴奏,主要作品有舞蹈《马赛曲》、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门德尔松的《春》和柴可夫斯基......更多
“奥运之父”顾拜旦病逝于日内瓦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逝世。
这位个子矮小、蓄着八字胡的贵族后裔,将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1863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
顾拜旦青年时代正是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了,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
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
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