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蓝 释名: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1、小儿赤痢。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 2、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3、咳嗽气冲(喉里呼吸有声,唾很粘)。用蓝叶泡水,捣烂取汁一升,空心服下。过一会,用杏仁研成汁煮米粥。一、二日后再照上法服药、吃粥,待痰吐尽,病即愈。 4、腹中鳖瘕,用蓝叶一升捣烂,加水三升绞汁......更多
蓝淀
蓝淀 释名:靛气味:辛、苦、寒、无毒。 主治:1、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址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磅下。一天吃三次。 2、小儿疳痢。随不睡年龄大小。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焦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黄......更多
雷丸
雷丸 释名:雷实、雷矢、竹苓。气味: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1、下寸白虫(绦虫)。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细,焙为末。五更时,吃炙肉少许,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上半月服药,效果轻好。 2、小儿出汗,有热。用雷丸四两,研为末,加粉半斤,拌匀扑身上。附方:雷丸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对于驱杀绦虫,疗效很好。现在说用劲治蛔虫病和钩虫病。
梨
梨 释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气味:(实)甘、微酸、寒、无毒。 主治:1、消渴。用梨捣取汁,加蜜水同熬,收存瓶中。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直至病愈。 2、咳嗽。用好梨去核,捣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开,去渣,加黑饧一两,待化匀后,细细含咽。又方:用梨一个,刺五十孔。每也放椒一粒,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冷定后去椒食梨。 3、痰喘气急。用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更多
荔枝
荔枝 释名:离枝、丹荔。气味:实:甘、平、无毒。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 实:1、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2、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1、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2、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更多
连翘
连翘 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气味:(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1、瘰疬结核,用连翘、脂订等分为末,随时吞服。 2、痔疮肿痛。用连翘煎汤熏洗,后以绿矾加麝香少许敷贴。 3、痈疸肿毒。用连翘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为见效。附方:连翘的主要功用是清热解毒,称为疮家的良药。
梁上尘
梁上尘 释名: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1、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2、吐泻。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3、小便不通。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4、脱肛。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熏数次可愈。 5、喉痹乳蛾。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更多
粱
粱 释名:气味:黄粱米:甘、平、无毒。白粱米:甘、微寒、无毒。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1、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2、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3、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 1、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2、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更多
刘寄奴草
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3、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 4、汤火伤。用刘寄奴捣末。先以鸡毛沾糯米资浆扫伤口,然后把药末敷上。 5、赤白痢。用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乌梅;白多,加姜。
漏篮子
漏篮子 释名:木鳖子、虎掌。气味:苦、辛、有毒。 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