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竭
拼音:hé qīng hǎi jié 河清海竭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清海竭的典故
出处:《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详解: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
拼音:hé qīng hǎi yàn 河清海晏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清海晏的典故
案例:诚所谓~,太平之世界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回
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详解: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
河清人寿
拼音:hé qīng rén shòu 河清人寿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清人寿的典故
出处: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详解: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山带砺
拼音:hé shān dài lì 河山带砺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山带砺的典故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详解: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鲤鱼跳龙门
拼音: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鲤鱼跳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鲤鱼跳龙门的典故
出处:《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详解: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砺带河山
拼音:lì dài hé shān 砺带河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砺带河山的典故
案例: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十八臣。 ★明·唐顺之《皇陵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详解: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
拼音:lì shān dài hé 砺山带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砺山带河的典故
案例:乃者袁逆世凯,谋叛民国,复兴帝制,黄屋大纛,遽兴非分之思,~,无复未寒之约。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八回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详解: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俟河之清
拼音:sì hé zhī qīng 俟河之清的同义词反义词 俟河之清的典故
案例:真所谓“~”呢! ★叶圣陶《桥上》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详解: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问鼎中原
拼音:wèn dǐng zhōng yuán 问鼎中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问鼎中原的典故
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详解: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