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蠡测海
拼音:yǐ lǐ cè hǎi
解释: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原文: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以莛叩钟
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g
解释: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引用:今欲上质高贤,又恐语涉浅陋,未免“~”,自觉唐突,何敢冒昧请教!(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原文: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持蠡测海
拼音:chí lí cè hǎi
解释: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原文:《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管窥蠡测
拼音:guǎn kuī lǐ cè
解释: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引用:我们万不可凭~的调查了解,就下结论和发议论。
原文:《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蠡测管窥
拼音:lǐ cè guǎn kuī
解释: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引用:李于鳞所选唐诗数百首,未尽各家精髓。至所定五言古,尤~。(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原文:《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