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挂角
拼音:líng yáng guà jiǎo
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原文: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秘而不宣
拼音:mì ér bù xuān
解释: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引用: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是个甚么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
原文:《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马耳东风
拼音:mǎ ěr dōng fēng
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引用:说向市朝公子,何殊~。(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
原文: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明发不寐
拼音:míng fā bù mèi
解释: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原文:《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貌合神离
拼音:mào hé shén lí
解释:貌:外表;神:内心。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引用:但一从我做了他的党代表之后,便由“志同道合”一变而为“~”。(郭沫若《涂家埠》)
原文:《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绵里薄材
拼音:mián lǐ bó cái
解释: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
引用:在昔之懋勋明德,尚莫敢居,如臣之~,岂宜非据。(宋·王安石《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二表》)
原文:《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鸣锣喝道
拼音:míng luó hè dào
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原文: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
卖李钻核
拼音:mài lǐ zuān hé
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原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麻木不仁
拼音:má mù bù rén
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引用:没有同情,没有热,是~?还是忘恩负义。(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原文: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冒名顶替
拼音:mào míng dǐng tì
解释: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引用:《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在的遭到了些~的事儿。(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原文: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