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

拼音:yì yuē 首字母大写:YY五笔:g jhng 一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标举项目用语。 2.犹一说,即另外一种说法。

顽砖

拼音:wán zhuān 首字母大写:WZ五笔:fqd dfn 顽砖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粗劣的砖块。比喻笨拙的修行方法。语本《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襌岂得作佛邪?'"

蛰剑

拼音:zhé jià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rvyj wgi 蛰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典出《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六要

拼音:liù yào 首字母大写:LY五笔:uy s 六要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画论所总结的绘画的六个要领。其说有二:(1)五代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2)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更多

麦饭

拼音:mài fàn 首字母大写:MF五笔:gt qnr 麦饭的同义词反义词
1.磨碎的麦煮成的饭。《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宋陆游《戏咏村居》之一:"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一说﹐大麦......更多

三院

拼音:sān yuàn 首字母大写:SY五笔:dg bpf 三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制,御史台设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监察御史。宋仍唐制,有三院大夫。《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大夫一人……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历御史,属三院,止尚书郎。"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御史台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又清初改内阁为三院﹐即弘文院﹑秘书院和内院。

侍御

拼音:shì yù 首字母大写:SY五笔:wffy ttg 侍御的同义词反义词
1.侍奉(君王)。 2.侍奉君王的人。 3.指帝王的侍姬。 4.泛指婢妾。 5.为尊者御车。 6.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唐李白有《赠韦侍御黄裳》诗。王琦注引《因话录》:"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 7.指专供帝王食用的极精细的米粮。

守丞

拼音:shǒu chénɡ 首字母大写:SC五笔:pf big 守丞的同义词反义词
1.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史记.陈涉世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引此文,颜师古注:"守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汉《仓颉庙碑侧》:"衙守丞临晋张畴字元德,五百。"衙,左冯翊的属县。一说为郡守丞,或守狱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参阅《汉书.丙吉传》颜师古注﹑王先谦补注。

八阵

拼音:bá zhèn 首字母大写:BZ五笔:wt bl 八阵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八陈"。 2.古代作战的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八阵》:"用八陈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陈之宜。"八阵名目不一﹐常见有:(1)《文选·班固》:"勒以八阵。"李善注引《杂兵书》:"八阵者﹐一曰方阵﹐二曰圆阵﹐三曰牝阵﹐四曰牡阵﹐五曰冲阵﹐六曰轮阵﹐七曰浮沮阵﹐八曰雁行阵。"(2)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阵图》:"天阵居干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坎为云门﹐飞龙居......更多

八辟

拼音:bá pì 首字母大写:BP五笔:wt nkuh 八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制规定八种人的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可减免刑罚﹐称为"八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贾公彦疏:"案《曲礼》云:'刑不上大夫。'郑注云:'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若然,此八辟为不在刑书,若有罪当议,议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罚也。"孙诒让正义:"依《......更多
12345 共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