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丘陵
拼音:liáo dōnɡ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LDQL五笔:bp ai rth bfw 辽东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辽宁省东部。千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地势逐渐降低,由海拔1000米降至200米以下,延伸入海,为辽东半岛脊梁。
山东丘陵
拼音:shān dōnɡ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SDQL五笔:mmm ai rth bfw 山东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东省中部和东部的低山丘陵。除泰山、崂山等海拔在1000米以上,大多海拔在500米左右。间有盆地和平原。东有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间。
两广丘陵
拼音:liǎnɡ ɡuǎnɡ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LGQL五笔:gmww oy rth bfw 两广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低山、丘陵的总称。分布于南岭以南。海拔多在200~400米之间,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广东境内多花岗岩丘陵。广西境内多石灰岩地形,桂林、阳朔一带的奇峰异洞尤为著名。海岸曲折,多岛屿。富矿藏。
丘陵
浙闽丘陵
拼音:zhè mǐn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ZMQL五笔:irr uji rth bfw 浙闽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
江南丘陵
拼音:jiānɡ nán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JNQL五笔:ia fm rth bfw 江南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地区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地势起伏,海拔多在200~600米间。山岭和盆地交错分布。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峰超过1500米。有黄山、庐山、衡山等风景名山。丘陵间多河谷盆地,农业发达。山区富林产、矿藏资源。
东欧平原
拼音:dōnɡ ōu pínɡ yuán 首字母大写:DOPY五笔:ai arq guf dr 东欧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欧洲东部大平原。因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故又称“俄罗斯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北部丘陵、洼地、沼泽广布;南部地形平坦。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
葡萄牙
拼音:pú tɑo yá 首字母大写:PTY五笔:aqs aqt ah 葡萄牙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南欧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临大西洋。面积921万平方千米。人口990万(1994年)。首都里斯本,北部多山地,南部有丘陵和平原。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盛产葡萄、油橄榄和无花果。软木及其制品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南斯拉夫
拼音:nán sī lā fū 首字母大写:NSLF五笔:fm dwr ru gggy 南斯拉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1993年)。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形以......更多
摩尔多瓦
拼音:mó ěr duō wǎ 首字母大写:MEDW五笔:ossr qi qq gnn 摩尔多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欧内陆国。面积337万平方千米。人口4354万(1993年)。首都基希讷乌。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葡萄等果树种植和食品工业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