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
拼音:duàn tài wèi yì shì zhuànɡ 首字母大写:DTWYSZ五笔:thdc dy nfif qkqp gk udy 段太尉逸事状的同义词反义词
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太尉足
拼音:tài wèi zú 首字母大写:TWZ五笔:dy nfif kh 太尉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李宪用事﹐士大夫皆奴事之。彭孙气凌公卿﹐然尝为宪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宪以足踏其头曰:"奴谄不太甚乎!"见宋苏轼《仇池笔记.太尉足香》。后遂用为阿谀的典实。
石太尉
枢密太尉
太尉
大司马
拼音:dà sī mǎ 首字母大写:DSM五笔:dd ngk cg 大司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
御史大夫
拼音:yù shǐ dài fu 首字母大写:YSDF五笔:ttg kri dd gggy 御史大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御史台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即由御史大夫递升。后改称大司空;司空。晋以后多不置。唐复置,实权已轻,至宋又多缺而不补,明废。
黄阁
拼音:huánɡ ɡé 首字母大写:HG五笔:amw utk 黄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黄合"。
2.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3.唐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4.借指宰相。
黄公
拼音:huánɡ ɡōnɡ 首字母大写:HG五笔:amw wc 黄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
2.汉代术士。
3.指东汉太尉黄琼。
4.泛指卖酒者。
5.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
6.指夏黄公。四皓之一。
7.鸟名。黄鹂。
三公
拼音:sān ɡōnɡ 首字母大写:SG五笔:dg wc 三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