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
拼音:qī yán shī 首字母大写:QYS五笔:ag yyy yff 七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源于汉代民间歌谣,至六朝而趋于成熟。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形式。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
七言律
七言律诗
七言八语
七言体
七言
三五七言诗
拼音:sān wǔ qī yán shī 首字母大写:SWQYS五笔:dg gg ag yyy yff 三五七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唐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题解:"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李颀(?-约750)
拼音:lǐ qí (?- yuē 750)首字母大写:LQ(?-Y750)五笔:sb rdmy (?- xq 750) 李颀(?-约75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拟行路难
拼音:nǐ xínɡ lù nán 首字母大写:NXLN五笔:rny tgs kht cw 拟行路难的同义词反义词
乐府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