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
查理一世
拼音:chá lǐ yí shì 首字母大写:CLYS五笔:sj gj g anv 查理一世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查理一世(carlosi,1500-1558)。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五世)。因继承关系,领有欧洲西班牙、尼德兰、南意大利和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地以及西班牙领有的美洲殖民地,为欧洲历史上领地最广的君主。在位时,镇压西班牙、尼德兰起义,与法国争夺意大利,反对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退位时,将西班牙以及尼德兰、南意大利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等领地给儿子腓力二世,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及其奥地......更多
曹丕(187-226)
拼音:cáo pī (187-226)首字母大写:CP(187-226)五笔:gmaj dhgd (187-226) 曹丕(187-22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公元220年代汉称帝,都洛阳(今属河南),国号魏。爱好文学,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都有成就。
霸权主义
拼音:bà quán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BQZY五笔:faf sc y yr 霸权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某些大国、强国奉行的欺压、侵略弱小国家,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政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国,为争霸世界,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霸世界,引起了世界的激烈动荡。某些受超级大国指使的国家,在地区推行霸权主义,是造成世界不安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陈宝箴(1831-1900)
拼音:chén bǎo zhēn (1831-1900)首字母大写:CBZ(1831-1900)五笔:ba pgy tdgk (1831-1900) 陈宝箴(1831-190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汉景帝(前188-前141)
拼音:hàn jǐnɡ dì ( qián 188- qián 141)首字母大写:HJD(Q188-Q141)五笔:ic jyi yuph ( ue 188- ue 141) 汉景帝(前188-前141)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刘启”。西汉皇帝。文帝子。公元前157年继位。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他同文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权发遣
戊戌变法
拼音:wù xū biàn fǎ 首字母大写:WXBF五笔:dgty dgd yoc ifc 戊戌变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1081页)。
一条鞭
拼音:yì tiáo biān 首字母大写:YTB五笔:g ts afw 一条鞭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田赋制度。嘉靖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代因之。
2.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
雍正帝(1678-1735)
拼音:yōnɡ zhènɡ dì (1678-1735)首字母大写:YZD(1678-1735)五笔:yxt ghd yuph (1678-1735) 雍正帝(1678-1735)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