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沙漠气候

拼音:rè dài shā mò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RDSMQH五笔:rvyo gkp iit iaj rtg whn 热带沙漠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热带干旱气候”。一般分布在回归线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5°~25°之间。终年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温可达30°c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c以上。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南部的塔尔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

三国时代

拼音:sān ɡuó shí dài 首字母大写:SGSD五笔:dg l jf wa 三国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朝鲜历史上指三个国家在朝鲜半岛共存的时期。前后有两次。“前三国”指高句丽、百济、新罗;“后三国”指新罗、后百济和泰封国(后改为高丽,即王氏高丽)。

石岛

拼音:shí dǎo 首字母大写:SD五笔:dgtg qmk 石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山东半岛东南端荣成县境内,临黄海。渔产丰富,为山东省重要渔港。

索马里

拼音:suǒ mǎ lǐ 首字母大写:SML五笔:fpx cg jfd 索马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非国家。在索马里半岛,临印度洋。面积6377万平方千米。人口900万(1994年)。首都摩加迪沙。气候干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骆驼数量居世界前列。特产乳香和没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出口活牲畜。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拼音:sī kān de nà wéi yà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SKDNWYSM五笔:dwr fdw r xmw xwy go mmm eyn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欧洲北部山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约1700千米,宽约200~600千米。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森林茂密,铁矿丰富。

西广

拼音:xī ɡuǎnɡ 首字母大写:XG五笔:sghg oy 西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时楚国的兵车建制。 2.宋代广南西路的简称。今广西及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省等地。

新加坡

拼音:xīn jiā pō 首字母大写:XJP五笔:usr ek fb 新加坡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世界唯一的城市岛国。在马来半岛南面。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310万(1995年)。新兴工业国,炼油、电子和船舶修造工业突出。世界海运和航空中心之一。转口贸易发达。国际金融中心。旅游业兴盛。

亚热带季风气候

拼音:yà rè dài jì fēnɡ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YRDJFQH五笔:go rvyo gkp tbf wr rtg whn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亚得里亚海

拼音:yà dé lǐ yà hǎi 首字母大写:YDLYH五笔:go tj jfd go itx 亚得里亚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地中海的一部分。在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面积132万平方千米。产鲭鱼、沙丁鱼等。

重庆市(重chóng)

拼音:chónɡ qìnɡ shì ( zhònɡ c h ó n g )首字母大写:CQS(ZCHóNG)五笔:tgjf odi ym ( tgjf c h ó n g ) 重庆市(重chóng)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央直辖市。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流贯,成渝、川黔、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隋初置渝州,故重庆别称“渝”。1929年设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人口3000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市区三面环江,形似半岛,依山建城,有“山城”之称。名胜古迹有南、北温泉和缙云山、红岩村、曾家岩、桂园等。有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
678910 共1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