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堪

拼音:qī bù kān 首字母大写:QBK五笔:ag i fdw 七不堪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魏嵇康不满当时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集团的山涛推荐他做选曹郎,他表示拒绝,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来诗文中把"七不堪"作为疏懒或才能不称的典故。

七书

拼音:qī shū 首字母大写:QS五笔:ag nnh 七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琵琶亭

拼音:pí pá tínɡ 首字母大写:PPT五笔:ggx ggc yps 琵琶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亭名。在江西省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唐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送客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

琵琶行

拼音:pí pá xínɡ 首字母大写:PPX五笔:ggx ggc tgs 琵琶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写作者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偶遇一昔日长安名歌妓,听她弹奏琵琶并述说年长色衰后的飘泊沦落,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叙事流畅婉转,文字优美,是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濮议

拼音:pú yì 首字母大写:PY五笔:iwo yyr 濮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

清慎勤

拼音:qīnɡ shèn qín 首字母大写:QSQ五笔:ige nfh akg 清慎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廉﹑谨慎﹑勤勉。《三国志.魏志.李通传》"以宠异焉"裴松之注引晋王隐《晋书》:"﹝李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为官箴。衙署公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

删诗

拼音:shān shī 首字母大写:SS五笔:mmgj yff 删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更多

群牧判官

拼音:qún mù pàn ɡuān 首字母大写:QMPG五笔:vtku cty ugjh pn 群牧判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 群牧司(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的判官。如:先公为群牧判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公

拼音:sān ɡōnɡ 首字母大写:SG五笔:dg wc 三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三国志平话

拼音:sān ɡuó zhì pínɡ huà 首字母大写:SGZPH五笔:dg l fn guf ytd 三国志平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讲史话本。元代刊行,作者不详。三卷。叙述蜀、魏、吴三国争雄故事,具有鲜明的贬曹(操)褒刘(备)倾向。其情节起于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终于诸葛亮病亡。夹杂不少民间传说,文字亦较粗率,但对于了解三国故事的演变及《三国演义》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678910 共4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