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阇赤

拼音:bì shé chì 首字母大写:BSC五笔:nte uftj fo 必阇赤的同义词反义词
1.蒙古语音译。元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北音

拼音:běi yīn 首字母大写:BY五笔:ux ujf 北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方的乐音。 2.泛指北面的声音。 3.北方的语音。

边音

拼音:biān yīn 首字母大写:BY五笔:ep ujf 边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口腔中间通路阻塞,气流从舌头的边上通过而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的l。

嗲声嗲气

拼音:diǎ shēnɡ diǎ qì 首字母大写:DSDQ五笔:kwr fnr kwr rtg 嗲声嗲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形容撒娇的声音和样子。 2.形容语音的绵软柔细。

刍摩

拼音:chú mó 首字母大写:CM五笔:qvf ossr 刍摩的同义词反义词
1.梵语音译。粗草衣。

兜率天

拼音:dōu lǜ tiān 首字母大写:DLT五笔:rqnq yx gd 兜率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兜术天"。 2.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

词义

拼音:cí yì 首字母大写:CY五笔:yngk yr 词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文辞﹑言词的义理。 2.文词和义理。 3.语言学术语。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滇剧

拼音:diān jù 首字母大写:DJ五笔:ifhw ndj 滇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汉族居住区。是兼唱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以及杂调小曲的多声腔剧种。丝弦腔源于秦腔,襄阳腔源于汉剧,胡琴腔即二黄。三种声腔于清代中叶传入云南后,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和语音,约于道光年间形成滇剧。剧目有《闯宫》、《牛皋指旨》、《借亲配》等。

共同语

拼音:ɡònɡ tónɡ yǔ 首字母大写:GTY五笔:aw m ygk 共同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1.部落或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基础方言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音

拼音:hàn yīn 首字母大写:HY五笔:ic ujf 汉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土的音信。 2.指汉语。 3.日文中汉字字音的一种。一般认为是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如"人"读■■。可供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参考。
678910 共1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