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主
拼音:tànɡ zhǔ 首字母大写:TZ五笔:fhi y 趟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农民起义军捻军各大旗的首领,其地位在总旗旗主之下。大旗是组成捻军的独立单位,因能独立活动,出发一次,称为一趟,故名。
同盟国
拼音:tónɡ ménɡ ɡuó 首字母大写:TMG五笔:m jel l 同盟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一般指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相互之间签订同盟协议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由德、奥匈、意三国组成,1915年意大利退出这一集团,加入协约国。
③简称“盟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同德、日、意轴心国作战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称呼。其主要国家有中、苏、美、英、法等国。
文天祥(1236-1283)
拼音:wén tiān xiánɡ (1236-1283)首字母大写:WTX(1236-1283)五笔:yygy gd pyu (1236-1283) 文天祥(1236-1283)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大臣、抗元英雄。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岁中状元。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家乡赣州招募义军奔赴临安,任右丞相,曾出使元营谈判,被扣。后脱险,回南方重组军队,坚持抗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他被押送往北方途中写下不朽诗篇《过零丁洋》。次年至大都(今北京),被囚四年,备受折磨,坚持不降,终在柴市口殉难。狱中所作《正气歌》,尤被后世传诵。
五幡
五校
拼音:wǔ xiào 首字母大写:WX五笔:gg sur 五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
2.西汉末高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南朝梁末亦有号为"五校"的起义军。见《陈书.高祖纪上》。
吴三桂(1612-1678)
拼音:wú sān ɡuì (1612-1678)首字母大写:WSG(1612-1678)五笔:kgd dg sff (1612-1678) 吴三桂(1612-16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藩王。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担任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与农民军为敌,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又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又攻入云贵地区,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拥兵割据。康熙帝下令撤除藩王后,他发动叛乱。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军中。
协约国
拼音:xié yuē ɡuó 首字母大写:XYG五笔:fe xq l 协约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初由英、法、俄三国组成。1914年,战争爆发后,先后有美、意、日等二十五国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后,协约国集团曾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告失败。
宇文泰(507-556)
拼音:yǔ wén tài (507-556)首字母大写:YWT(507-556)五笔:pgf yygy dwiu (507-556) 宇文泰(507-556)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魏大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降魏。占有关中,拥魏孝武帝与高欢相拒。专制西魏朝政,为大丞相。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制,创立府兵制。死后,其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周帝,他被追尊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