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瑷珲条约

拼音:zhōnɡ é ài huī tiáo yuē 首字母大写:ZEAHTY五笔:k wtr gepc gpl ts xq 中俄瑷珲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1858年5月,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中日甲午战争

拼音:zhōnɡ rì jiǎ wǔ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ZRJWZZ五笔:k jjjj lhnh tfj hka qv 中日甲午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更多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拼音:zhōnɡ yānɡ ɡé mìnɡ ɡēn jù dì dì wǔ cì fǎn “ wéi jiǎo ” 首字母大写:ZYGMGJDDWCF“WJ”五笔:k md af wgkb sv rnd f txh gg uq rc “ lfnh vjsj ”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战略已在红军中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否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反“围剿”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集中主力进攻敌军坚固阵地,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随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防御,进行“短促突击”,与敌拼消耗,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后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更多

重攻

拼音:zhònɡ ɡōnɡ 首字母大写:ZG五笔:tgjf at 重攻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双重进攻。

自相矛盾

拼音:zì xiānɡ máo dùn 首字母大写:ZXMD五笔:thd sh cnht rfh 自相矛盾的同义词反义词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阻击

拼音:zǔ jī 首字母大写:ZJ五笔:begg gb 阻击的同义词反义词
1.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的增援﹑逃跑或进攻。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拼音:zuǒ yòu jiānɡ ɡé mìnɡ ɡēn jù dì 首字母大写:ZYJGMGJD五笔:da dk ia af wgkb sv rnd f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左右江苏区”。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大部地区。1929年12月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了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八军,开辟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同年3月,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左江根据地丧失。11月,红八军余部编入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根据地,于次年7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更多

八一三事变

拼音:bā yī sān shì biàn 首字母大写:BYSSB五笔:wt g dg gk yoc 八一三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

不宣而战

拼音:bù xuān ér zhàn 首字母大写:BXEZ五笔:i pgj dm hka 不宣而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长沙会战

拼音:chánɡ shā huì zhàn 首字母大写:CSHZ五笔:ta iit wfc hka 长沙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1617181920 共2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