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同盟
拼音:ɡōnɡ shǒu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GSTM五笔:at pf m jel 攻守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正义者同盟
拼音:zhènɡ yì zhě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ZYZTM五笔:ghd yr ftj m jel 正义者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1836年由德国流亡者同盟中分裂出来的左翼激进分子在巴黎成立的秘密革命组织。领导人有魏特林等。1839年在巴黎参加了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发动的起义。失败后,许多领导人被捕和被驱逐。1840年在伦敦恢复组织,并发展成国际性工人组织。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关税同盟
拼音:ɡuān shuì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GSTM五笔:udu tuk m jel 关税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
流亡者同盟
拼音:liú wánɡ zhě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LWZTM五笔:iyc ynb ftj m jel 流亡者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1834年侨居巴黎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建立的秘密组织。以推翻德国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宗旨。1836年其左翼分裂出来,建立正义者同盟。
同盟国
拼音:tónɡ ménɡ ɡuó 首字母大写:TMG五笔:m jel l 同盟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一般指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相互之间签订同盟协议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由德、奥匈、意三国组成,1915年意大利退出这一集团,加入协约国。
③简称“盟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同德、日、意轴心国作战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称呼。其主要国家有中、苏、美、英、法等国。
同盟军
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
拼音:zhōnɡ ɡuó mín zhǔ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ZGMZTM五笔:k l n y m jel 中国民主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民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成立。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今名。主要由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提洛同盟
拼音:tí luò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TLTM五笔:rj itk m jel 提洛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希腊以雅典为首的部分城邦结成的同盟。于公元前478年建立。希波战争中,在击败波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后来逐渐变成雅典称霸希腊的工具,引起同盟内部分裂。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同盟被斯巴达解散。
北大西洋公约
拼音:běi dà xī yánɡ ɡōnɡ yuē 首字母大写:BDXYGY五笔:ux dd sghg iu wc xq 北大西洋公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北约”。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冰岛等国于1949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政治军事同盟条约。同年8月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之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相继加入。公约规定:当某缔约国在防卫范围内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应按照“集体自卫”的原则,提供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