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拼音:qiàn cǎo 首字母大写:QC五笔:asf ajj 茜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红丝线”。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根鲜红色,细长如丝。茎方形,有倒生钩毛。每节常轮生四叶,叶心脏形。秋季开黄白色小花。浆果近球形,紫黑色。生于山野草丛中,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根含茜素,可作红色染料;又可入药。
青海省
拼音:qīnɡ hǎ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QHS五笔:gef itx ith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三山二水
拼音:sān shān èr shuǐ 首字母大写:SSES五笔:dg mmm fgg ii 三山二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商品粮基地
拼音:shānɡ pǐn liánɡ jī dì 首字母大写:SPLJD五笔:yum kkk oyv dwf f 商品粮基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如东北的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两湖平原等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濡须
拼音:rú xū 首字母大写:RX五笔:ifd ed 濡须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入长江。古代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2.堡坞名。东汉末年孙权于濡须口筑以备曹操。
上海市
拼音:shànɡ hǎi shì 首字母大写:SHS五笔:h itx ym 上海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沙洲
枢纽
太平军西征
拼音:tài pínɡ jūn xī zhēnɡ 首字母大写:TPJXZ五笔:dy guf pl sghg tgh 太平军西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胡以晃、赖汉英等率军西征,夺取长江中游各省以巩固天京。西征军先后攻克安庆、九江、汉口、武昌等地,多次大败湘军。经过将近三年的艰苦斗争,西征军控制了湖北东部和江西、安徽大部地区,发展了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