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拼音:sī wéi yǔ cún zài de tónɡ yí xìnɡ 首字母大写:SWYCZDTYX五笔:ln xwy gn dhb d r m g ntg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唯物主义主张两者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主张两者统一于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思想体系

拼音:sī xiǎnɡ tǐ xì 首字母大写:SXTX五笔:ln shn wsg txi 思想体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定阶级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观点的总和。表现形式有政治、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映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思想体系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阻碍或推动作用。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

体用

拼音:tǐ yònɡ 首字母大写:TY五笔:wsg et 体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2.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天人合一

拼音:tiān rén hé yī 首字母大写:TRHY五笔:gd w wgkf g 天人合一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战国时子思﹑孟子首先明确提出这种理论﹐汉儒董仲舒继承此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参阅《礼记.中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外部矛盾

拼音:wài bù máo dùn 首字母大写:WBMD五笔:qh ukb cnht rfh 外部矛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陀罗骠

拼音:tuó luó biāo 首字母大写:TLB五笔:bpx lq cgs 陀罗骠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印度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未来主义

拼音:wèi lái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WLZY五笔:fggy gu y yr 未来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向秀(约227-272)

拼音:xiànɡ xiù ( yuē 227-272)首字母大写:XX(Y227-272)五笔:tmk tb ( xq 227-272) 向秀(约227-272)的同义词反义词
魏晋之际哲学家、文学家。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散骑常侍。曾为《庄子》作注,后郭象在其基础上补充发挥,形成现存的《庄子注》。作品以怀念嵇康的《思旧赋》为著名。

物质

拼音:wù zhì 首字母大写:WZ五笔:cq rf 物质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哲学上指不依赖意识而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一切可感知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区别于各种实存的、特定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原子、气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就是无限的始终运动的物质总体。物质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物质的各种具体形态和构造则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②指生活资料、金钱等。

唯物主义

拼音:wéi wù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WWZY五笔:kwyg cq y yr 唯物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与“唯心主义”相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122232425 共2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