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会议
拼音:sān jí huì yì 首字母大写:SJHY五笔:dg xb wfc yyr 三级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世纪欧洲国家的一种等级代表会议,通常在国家发生重要事件时由国王召开,参加者有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法国的三级会议于1302年首次召开。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再次召开三级会议,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沙龙
拼音:shā lónɡ 首字母大写:SL五笔:iit dx 沙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法文salon的音译,即雅致的大会客室、(旅馆等的)大厅等。
②西方社会中在社会名流家里定期举行的社交聚会。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在法国特别流行。后泛指文人雅士漫谈的场所:艺术沙龙。
③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造型艺术展览会。
绍兴戏
拼音:shào xīnɡ xì 首字母大写:SXX五笔:xv igw ca 绍兴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越剧。旧称的笃班﹑小歌班或绍兴文戏。流行于浙江﹑上海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
2.辛亥革命前后用为绍剧之俗称。参见"绍剧"。
十二月党人起义
拼音:shí èr yuè dǎnɡ rén qǐ yì 首字母大写:SEYDRQY五笔:fg fgg eee ip w fhn yr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十年内乱
拼音:shí nián nèi luàn 首字母大写:SNNL五笔:fg tg mw tdn 十年内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1.特指我国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斯巴达克同盟
拼音:sī bā dá kè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SBDKTM五笔:dwr cnh dp dq m jel 斯巴达克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瓦尔密战役
拼音:wǎ ěr mì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WEMZY五笔:gnn qi pnt hka twc 瓦尔密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1792年9月20日,以法国下层群众“无套裤汉”组成的革命军,在马恩省的瓦尔密村击退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军,扭转了危险的局势。从此法军开始转入全线反攻,很快夺回失去的全部国土。
孙武
孙中山(1866-1925)
拼音:sūn zhōnɡ shān (1866-1925)首字母大写:SZS(1866-1925)五笔:bi k mmm (1866-1925) 孙中山(1866-1925)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更多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拼音:tái wān mín zhǔ zì zhì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TWMZZZTM五笔:ck iyo n y thd ick m jel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台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7年成立。由台湾省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