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注

拼音:sì shū jí zhù 首字母大写:SSJZ五笔:lh nnh wys iyg 四书集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编注。由此有“四书”之称。注释中发挥理学家的论点,明清统治者定为必读注本。

天文生

拼音:tiān wén shēnɡ 首字母大写:TWS五笔:gd yygy tgd 天文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观测天象﹑推算时日的官吏。唐代司天台有天文生六十人。明清属钦天监。清制﹐食俸天文生﹐满﹑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二十四人。食粮天文生﹐汉五十六人。 2.旧指占卜吉凶﹑选择日子﹑勘察风水的人。

堂官

拼音:tánɡ ɡuān 首字母大写:TG五笔:ipkf pn 堂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对中央各部长官如尚书﹑侍郎等的通称﹐因在各衙署大堂上办公而得名。"堂官"对"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独立机构的长官﹐如知县﹑知府等﹐亦可称"堂官"。 2.见"堂倌"。

堂司

拼音:tánɡ sī 首字母大写:TS五笔:ipkf ngk 堂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2.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太宰

拼音:tài zǎi 首字母大写:TZ五笔:dy puj 太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清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同年

拼音:tónɡ nián 首字母大写:TN五笔:m tg 同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1.年龄相同。 2.同一年。 3."同年而语"的略语。 4.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清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同年"。 5.古安南苗民互称。参见"同年嫂"。 6.浙江江山一带称船家为"同年"。因船家多桐严(桐庐﹑严州)人,桐严与同年,音近而讹。参见"同年妹"﹑"同年嫂"。

题本

拼音:tí běn 首字母大写:TB五笔:jgh sg 题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的一种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2.谓上奏章。

提比

拼音:tí bǐ 首字母大写:TB五笔:rj xx 提比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盛行之八股文中的一部分。

挖年

拼音:wā nián 首字母大写:WN五笔:rpwn tg 挖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吏部对选人按年次铨选。挖年谓选人在年限上找门路,使能提前参加选补。

帖括

拼音:tiē kuò 首字母大写:TK五笔:mhhk rtd 帖括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 2.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 3.泛指科举应试文章。明清时亦用指八股文。
2627282930 共5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