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

拼音:nuó wēi 首字母大写:NW五笔:rngb dgv 挪威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欧国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临北海,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面积387万平方千米。人口4348万(1994年)。首都奥斯陆。高原、山地、冰川广布。海岸曲折,多峡湾。国土三分之一在北极圈内。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地山区寒冷。工业发达。欧洲重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著名的航海国和渔业国。

泰国

拼音:tài ɡuó 首字母大写:TG五笔:dwiu l 泰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中部。旧名暹罗。面积5140万平方千米。人口6040万(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余为山地和低缓高原。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工业为主,有采矿、炼油、纺织等部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旅游业发达。

下游

拼音:xià yóu 首字母大写:XY五笔:gh iytb 下游的同义词反义词
1.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 2.犹末流。 3.比喻落后的地位。

叙利亚

拼音:xù lì yà 首字母大写:XLY五笔:wgsc tjh go 叙利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亚国家。西临地中海。面积1852万平方千米。人口13844万(1994年)。首都大马士革。地形多样,草原、荒漠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沿海和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和石油是国民经济支柱。主要出口石油和棉花。

闭关政策

拼音:bì ɡuān zhènɡ cè 首字母大写:BGZC五笔:uft udu ght tsm 闭关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达尔贝达

拼音:dá ěr bèi dá 首字母大写:DEBD五笔:dp qi mhny dp 达尔贝达的同义词反义词
法文名“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经济中心、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人口210多万(1982年)。全国工业的70%集中于此,主要有炼油、化肥、造船、纺织等。港口吞吐量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75%。商业和金融业发达。每年举行国际博览会。有国际航空站。旅游业发达。

赤口毒舌

拼音:chì kǒu dú shé 首字母大写:CKDS五笔:fo kkkk gxu tdd 赤口毒舌的同义词反义词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大孤山

拼音:dà ɡū shān 首字母大写:DGS五笔:dd br mmm 大孤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处。又名鞋山。

葛洲坝水利枢纽

拼音:ɡě zhōu bà shuǐ lì shū niǔ 首字母大写:GZBSLSN五笔:ajq iyt fmy ii tjh sar xnhg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在湖北省宜昌市区西、长江三峡出口处以东。1988年建成。大坝高70米,库容15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小时。设有三个船闸,江轮可通过船闸上下行驶。

芬兰

拼音:fēn lán 首字母大写:FL五笔:awv udf 芬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欧国家。西南临波罗的海。面积3370万平方千米。人口5098万(1994年)。首都赫尔辛基。大部分为丘陵和平原,冰蚀湖泊众多,有“千湖国”之称。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极圈内,森林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纸张和纸浆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业也很重要。以产破冰船闻名。
12345 共2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