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705)

拼音:wǔ zé tiān (624-705)首字母大写:WZT(624-705)五笔:gah mj gd (624-705) 武则天(624-705)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高宗后,武周皇帝。名fd39,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不久被高宗召为昭仪,公元655年立为皇后,逐渐把持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后又相继废中宗、睿宗,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在位期间重视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发展农业生产。任用酷吏,大兴冤狱,晚年豪奢专断。705年中宗复位,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世通称为武则天。

幽并

拼音:yōu bìnɡ 首字母大写:YB五笔:mx ua 幽并的同义词反义词
1.幽州和并州的并称。约当今河北﹑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辽宁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瞻云陟屺

拼音:zhān yún zhì qǐ 首字母大写:ZYZQ五笔:hqd fcu bhh mnn 瞻云陟屺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后因以"瞻云陟屺"比喻思亲。

豫让桥

拼音:yù rànɡ qiáo 首字母大写:YRQ五笔:cnhe yh std 豫让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汾桥。豫让为智伯报仇,欲刺赵襄子于汾桥畔,故亦称汾桥为豫让桥。汾桥,在并州晋阳县(今太原)东一里。

并刀

拼音:bìnɡ dāo 首字母大写:BD五笔:ua vnt 并刀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并州刀"。 2.即并州剪。

并剪

拼音:bìnɡ jiǎn 首字母大写:BJ五笔:ua uejv 并剪的同义词反义词
1.见"并州剪"。

并翦

拼音:bìnɡ jiǎn 首字母大写:BJ五笔:ua uejn 并翦的同义词反义词
1.见"并州剪"。

儿童竹马

拼音:ér tónɡ zhú mǎ 首字母大写:ETZM五笔:qt ujff tht cg 儿童竹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九泽

拼音:jiǔ zé 首字母大写:JZ五笔:vt icg 九泽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衮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并州:昭馀祁。 4.泛称深渊湖泊。

迎郭伋

拼音:yínɡ ɡuō jí 首字母大写:YGJ五笔:qb ybb wbyy 迎郭伋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1234 共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