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比武
拼音:mǎ shànɡ bí wǔ 首字母大写:MSBW五笔:cg h xx gah 马上比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 起源于中世纪的一种骑士比武;参加者分成两队,穿盔甲,持长矛或剑,一对一地比武,表现武艺和英勇,获得优胜者由为这次比武选出来的女士发给奖品。
前仆后起
秋瑾(1875-1907)
拼音:qiū jǐn (1875-1907)首字母大写:QJ(1875-1907)五笔:to gakg (1875-1907) 秋瑾(1875-1907)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称鉴湖女侠。曾留学日本,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后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准备在皖浙两省起义。徐起义失败后,她在大通学堂被捕,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所作诗歌豪放悲壮。有《秋瑾集》。
五人墓
拼音:wǔ rén mù 首字母大写:WRM五笔:gg w ajdf 五人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苏州反魏忠贤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天启七年(1627年)宦官魏忠贤派禁卫吏役至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虎丘山旁,题曰"五人之墓"。见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吴淞之战
拼音:wú sōnɡ zhī zhàn 首字母大写:WSZZ五笔:kgd iswc pp hka 吴淞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6月英国舰队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起抗击,击伤敌舰多艘。后因两江总督牛鉴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与所部官兵英勇战死。吴淞炮台失陷,英军占据宝山、上海。
中日甲午战争
拼音:zhōnɡ rì jiǎ wǔ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ZRJWZZ五笔:k jjjj lhnh tfj hka qv 中日甲午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更多
纵横驰骋
拼音:zònɡ hénɡ chí chěnɡ 首字母大写:ZHCC五笔:xww sam cgbn cgm 纵横驰骋的同义词反义词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巴图鲁
拼音:bā tú lǔ 首字母大写:BTL五笔:cnh ltu qgj 巴图鲁的同义词反义词
1.蒙语,意为勇士。清初,满族﹑蒙古族有战功者多赐此称。在巴图鲁称号之前,复冠他字为"勇号",冠以满文如搏奇﹑乌能伊之类者,谓之清字勇号。后来也用于汉族武官,冠以汉文英勇﹑刚勇之类者,谓之汉字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