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拼音:huánɡ hǎi 首字母大写:HH五笔:amw itx 黄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东海为界,西北与渤海间通过渤海海峡相连。介于中国和朝鲜半岛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最深达140米。淮河、鸭绿江、汉江等注入。海底富藏石油。

几内亚比绍

拼音:jǐ nèi yà bǐ shào 首字母大写:JNYBS五笔:wtn mw go xx xv 几内亚比绍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361万平方千米。人口114余万(1993年)。首都比绍。大部分为平原。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谷、玉米、花生和棕油等。

红河三角洲

拼音:hónɡ hé sān jiǎo zhōu 首字母大写:HHSJZ五笔:xa isk dg qe iyt 红河三角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越南北部最大的平原。由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3米以下。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越南北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洪泽湖

拼音:hónɡ zé hú 首字母大写:HZH五笔:iaw icg ide 洪泽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在江苏省西部。水位随季节变化大,平均水位(125米)时面积为1851万平方千米。1194年黄河夺淮后,淮河水淹没原有一连串小湖和洼地逐步扩展而成。湖底高出湖东地面,为一“悬湖”,全靠大堤屏障。湖水主要出三河闸进入淮河入江水道。淮河的蓄水库。鱼蟹丰富,航运要道。

铧式犁

拼音:huá shì lí 首字母大写:HSL五笔:qwx aa tjtg 铧式犁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犁的一种。犁体由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托及犁柱等构成。耕作时犁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切开土壤﹐并进行翻垡碎土。

黄河三角洲

拼音:huánɡ hé sān jiǎo zhōu 首字母大写:HHSJZ五笔:amw isk dg qe iyt 黄河三角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通常指黄河于1855年改道从山东出海后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顶端在利津以下的宁海,东南至小清河口,西北至徒骇河口。面积5400多平方千米,目前继续向渤海扩展。盐碱荒地连片,正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石油资源丰富,有胜利油田。

基里巴斯

拼音:jī lǐ bā sī 首字母大写:JLBS五笔:dwf jfd cnh dwr 基里巴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中西部,跨赤道和日界线。由三百多个珊瑚岛组成,面积684平方千米。人口78万(1994年)。首都塔拉瓦。热带海洋气候。主要产椰子。采珠和旅游业重要。

柬埔寨

拼音:jiǎn pǔ zhài 首字母大写:JPZ五笔:sl fsy paws 柬埔寨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南部。面积181万平方千米。人口1040万(1995年)。首都金边。大部分为平原,东、北、西为山地、高原环绕。湄公河流经。境内有大湖洞里萨湖。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米。吴哥为世界著名古迹。

吉林省

拼音:jí lí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JLS五笔:fk ss ith 吉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吉”。在中国东北区中部。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50万(1995年)。有朝鲜、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吉林将军辖区,清末置吉林省。省会长春。东部为长白山地,西部为东北平原。松花江流贯境内。处中温带,山地为湿润区,平原为半湿润区。汽车、化学和造纸工业重要。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产量居全国最前列,盛产大豆。林业发达。有人参、鹿茸等特产。

吉林陨石雨

拼音:jí lín yǔn shí yǔ 首字母大写:JLYSY五笔:fk ss bkm dgtg fghy 吉林陨石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1976年3月8日15时1分陨落在吉林市郊北部地区的陨石雨。散落范围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85千米,面积近5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陨石雨。收集到陨石一百多块,总重约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3132333435 共6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