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
拼音:zhǔ bù 首字母大写:ZB五笔:y tis 主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紫禁城
拼音:zǐ jìn chénɡ 首字母大写:ZJC五笔:hxx ssf fd 紫禁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北京市内城中央的故宫城区。建于明代。城周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内即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
榜眼
安抚使
拼音:ān fǔ shǐ 首字母大写:AFS五笔:pv rfq wgk 安抚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隋代曾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抚恤经过战争的地区或灾区,称安抚使。宋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辽金元称安抚使或安抚司,设在西南边远地区。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
白眉神
案首
宝源局
拼音:bǎo yuán jú 首字母大写:BYJ五笔:pgy idr nnk 宝源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