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远图
拼音:xī shān qīnɡ yuǎn tú 首字母大写:XSQYT五笔:iex mmm ige fqp ltu 溪山清远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画。宋代夏圭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上山势起伏绵亘,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岩树茂密,溪流回旋,草庐竹林边有高士徜徉;江上则烟波浩渺,渔艇轻泛。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
陈鸿寿(1768-1822)
拼音:chén hónɡ shòu (1768-1822)首字母大写:CHS(1768-1822)五笔:ba iaq dtf (1768-1822) 陈鸿寿(1768-182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子恭,号曼生、种榆道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篆刻纵肆爽利,苍茫浑厚,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又善制紫砂壶,时称“曼生壶”。亦工行、隶书,能画山水花卉。著有《种榆仙馆诗钞》。
瀍邙
拼音:chán mánɡ 首字母大写:CM五笔:iojf ynb 瀍邙的同义词反义词
1.瀍水和邙山的并称。东周以来的古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位于瀍水两岸﹑邙山之南。山水间多古王侯陵墓,因以山水名指称帝王陵墓。
高剑父(1879-1951)
拼音:ɡāo jiàn fù (1879-1951)首字母大写:GJF(1879-1951)五笔:ymk wgi wru (1879-1951) 高剑父(1879-1951)的同义词反义词
画家。名b051,字爵廷,改字剑父,番禺(治今广东广州)人。曾留学日本。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开创“岭南派”。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工山水、花卉、鸟兽,亦作人物画。
黄公望(1269-约1354)
拼音:huánɡ ɡōnɡ wànɡ (1269- yuē 1354)首字母大写:HGW(1269-Y1354)五笔:amw wc yneg (1269- xq 1354) 黄公望(1269-约1354)的同义词反义词
元代画家。原名陆坚,常熟(今属江苏)人;出继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曾充廉访司和察院书吏。擅画山水,气清质实,骨苍神腴。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兼工书法,能作散曲。有《富春山居图》存世。著有《写山水诀》。
湖山
济胜具
拼音:jì shènɡ jù 首字母大写:JSJ五笔:iy etg hw 济胜具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荆关
匡庐图
拼音:kuānɡ lú tú 首字母大写:KLT五笔:agd oyne ltu 匡庐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三海
拼音:sān hǎi 首字母大写:SH五笔:dg itx 三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