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2- )

拼音:chánɡ xiānɡ yù (1922- )首字母大写:CXY(1922- )五笔:ipk tjf gy (1922- ) 常香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豫剧演员。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女。九岁学艺,初习小生、须生,后改旦脚。原唱豫西调,后广泛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并融合豫东、祥符、沙河各调,创造新腔。擅演《花木兰》、《拷红》、《大祭桩》等剧。1948年组建香玉剧校。历任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出演

拼音:chū yǎn 首字母大写:CY五笔:bm ipgw 出演的同义词反义词
1.演员登台表演。

丁果仙(1909-1972)

拼音:dīnɡ ɡuǒ xiān (1909-1972)首字母大写:DGX(1909-1972)五笔:sgh js wm (1909-1972) 丁果仙(1909-1972)的同义词反义词
晋剧演员。艺名果子红,直隶束鹿(今属河北)人。女。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撮科打哄

拼音:cuō kē dǎ hǒnɡ 首字母大写:CKDH五笔:rjb tufh rs kaw 撮科打哄的同义词反义词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撮科打閧

拼音:cuō kē dǎ xiànɡ 首字母大写:CKDX五笔:rjb tufh rs uawi 撮科打閧的同义词反义词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倒仓

拼音:dǎo cānɡ 首字母大写:DC五笔:wgc wbb 倒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 2.把一个仓里的粮食转到另一个仓里去。

灯笼裤

拼音:dēnɡ lonɡ kù 首字母大写:DLK五笔:osh tdx puo 灯笼裤的同义词反义词
臀部以下至裤口逐渐肥大的裤子的统称。一般指运动员、杂技或曲艺演员练功时穿着的灯笼裤,腰部和裤口用橡筋、绳索或攀扣收紧,长至膝下,形成蓬松轮廓形,状如灯笼。多用棉、丝及各种混纺机织或针织面料缝制。

抖空竹

拼音:dǒu kōnɡ zhú 首字母大写:DKZ五笔:ruf pw tht 抖空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杂技节目。源于民间游戏。江南一带称为“扯铃”。演员将一根绳子系在两根短竿上,双手握竿,将空竹(形如车轮,中有短轴)扯动,使之旋转,做出抛高、承接、串绕、过桥等动作。也有耍单头空竹,乃至壶盖、花瓶的。

单口

拼音:dān kǒu 首字母大写:DK五笔:ujfj kkkk 单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单档”。曲艺表演形式之一。由一个演员表演。如一人表演的相声称为“单口相声”,一人表演的评弹称“单档”等。

单皮

拼音:dān pí 首字母大写:DP五笔:ujfj bnty 单皮的同义词反义词
1.打击乐器名。因系单面蒙皮,故名。是戏曲及民间吹打乐中的重要乐器。戏曲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中用以指挥其它乐器,演员歌唱时辅助板按节拍。
12345 共4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