蛎鹬

拼音:lì yù 首字母大写:LY五笔:jdgq cnhg 蛎鹬的同义词反义词
1.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在我国分布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和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

柳子戏

拼音:liǔ zǐ xì 首字母大写:LZX五笔:sqt bb ca 柳子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也叫弦子戏。

滦州影

拼音:luán zhōu yǐnɡ 首字母大写:LZY五笔:iyos ytyh jy 滦州影的同义词反义词
1.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河北省滦县(旧名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毛豆节

拼音:máo dòu jié 首字母大写:MDJ五笔:etgn gku ab 毛豆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福州一带对重阳节的俗称。

衽左

拼音:rèn zuǒ 首字母大写:RZ五笔:putf da 衽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因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

傒语

拼音:xì yǔ 首字母大写:XY五笔:wexd ygk 傒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南朝人讥称江西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语音。

五圣

拼音:wǔ shènɡ 首字母大写:WS五笔:gg cff 五圣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五个圣人。指神农﹑尧﹑舜﹑禹﹑汤。 2.五个圣人。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3.旧时江南一带所奉之邪神。

小热昏

拼音:xiǎo rè hūn 首字母大写:XRH五笔:ih rvyo qajf 小热昏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种名。旧时流行在江浙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苏州﹑杭州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 2.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

野麻

拼音:yě má 首字母大写:YM五笔:jfc oss 野麻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多年生草本植物。表皮棕红色,叶子互生,卵圆形,背面有白色茸毛,茎皮可抽纤维。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2.某些野生麻类的统称。 3.我国新疆一带对"罗布麻"的俗称。

沶水

拼音:yí shuǐ 首字母大写:YS五笔:ifiy ii 沶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水名。在今湖北省保康﹑南漳﹑宜城一带。
51525354 共5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