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
五亭
吴昌硕(1844-1927)
拼音:wú chānɡ shuò (1844-1927)首字母大写:WCS(1844-1927)五笔:kgd jj ddm (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诸生。清末曾官安东知县。书擅石鼓文,凝练朴茂;画擅花卉,墨饱色酣,浑厚苍劲;篆刻上溯秦汉玺印,又吸取汉魏六朝甓瓦等之长,雄健古拙。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又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著有《缶庐诗》。
吴地
吴山
拼音:wú shān 首字母大写:WS五笔:kgd mmm 吴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3.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4.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5.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吴贻弓(1938- )
拼音:wú yí ɡōnɡ (1938- )首字母大写:WYG(1938- )五笔:kgd mck xng (1938- ) 吴贻弓(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执导的影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均获金鸡奖,《阙里人家》获优秀影片奖。
婺剧
拼音:wù jù 首字母大写:WJ五笔:cnhv ndj 婺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金华等地。曾名“金华戏”,1949年改今称。明代以来,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声腔经常合作组班演出,形成共同风格。兼唱分属联曲体和板腔体的六种声腔。剧目有《三请梨花》、《米fd47敲窗》、《分水钗》等。
霞屿寺
线春
拼音:xiàn chūn 首字母大写:XC五笔:xg dwj 线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丝织物名。用蚕丝织成,在平纹上起几何形的花纹。织物坚韧厚实,花纹淳朴,多经练﹑染﹑整理成单色,适宜做春季衣料,故名。浙江杭州所产的线春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