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耳目

拼音:ɡǔ ɡōnɡ ěr mù 首字母大写:GGEM五笔:ewc edc bgh hhh 股肱耳目的同义词反义词
股:大腿;肱:手臂。旧时指鼎力辅佐帝王的大臣。现比喻十分亲近的办事得力的人。

衮阙

拼音:ɡǔn què 首字母大写:GQ五笔:uceu uub 衮阙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帝王职事的缺失。语出《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汉蔡邕《胡公碑》:"弘纲既整,衮阙以补。"晋张华《尚书令箴》:"补我衮阙,阐我王猷。"《三国志.魏志.程昱传》:"纵令校事有益于国,以礼义言之,尚伤大臣之心,况奸回暴露,而复不罢,是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一说为衮衣的缺损,比喻帝王的过失。参阅清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四》"衮职有阙"。

广州反入城斗争

拼音:ɡuǎnɡ zhōu fǎn rù chénɡ dòu zhēnɡ 首字母大写:GZFRCDZ五笔:oy ytyh rc ty fd uf qv 广州反入城斗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海瑞(1514-1587)

拼音:hǎi ruì (1514-1587)首字母大写:HR(1514-1587)五笔:itx gmd (1514-1587) 海瑞(1514-1587)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大臣。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书批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狱。嘉靖死后获释。1569年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阶退出所占民田。后因受排挤,被革职闲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后,力主严惩贪污。病死于任上。

黄马褂

拼音:huánɡ mǎ ɡuà 首字母大写:HMG五笔:amw cg pufh 黄马褂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黄马袿"。 2.清代的一种官服。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

嘉定和议

拼音:jiā dìnɡ hé yì 首字母大写:JDHY五笔:fkuk pgh t yyr 嘉定和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与金的和约。1206年宋北伐攻金不利。1208年(嘉定元年)宋、金达成和约:金宋为伯侄之国,宋纳金岁币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犒军钱三百万贯,函送主战的大臣韩b029胄首级于金。

经济特科

拼音:jīnɡ jì tè kē 首字母大写:JJTK五笔:x iy cffy tufh 经济特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

纳陛

拼音:nà bì 首字母大写:NB五笔:xmw bx 纳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九锡"之一。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纳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五锡纳陛。"《汉书.王莽传上》:"朱户﹑纳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一说,纳陛为致于殿两阶之间,便于上殿。见《文选.潘勖》"是用锡君纳陛以登"李周翰注。后代亦以为对大臣的优遇。

马关条约

拼音:mǎ ɡuān tiáo yuē 首字母大写:MGTY五笔:cg udu ts xq 马关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六玺

拼音:liù xǐ 首字母大写:LX五笔:uy qig 六玺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更多
678910 共5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