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拼音:hēi lónɡ jiānɡ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LJS五笔:lfo dx ia ith 黑龙江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黑”。在中国东北区北部。面积454万平方千米。人口3576多万(1995年)。清初置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西南部为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处中温带,大部为湿润区,西南部为半湿润区。有全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和森林工业发达。为中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大豆、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前列,盛产玉米。
河北省
拼音:hé bě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BS五笔:isk ux ith 河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冀”。在中国中北部、太行山东面,临渤海。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人口6420万(1995年)。清代置直隶省,1928年改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北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属华北平原。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河流域。除最北部外,均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农业较发达。工业以纺织和煤炭最为重要。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盛产温带水果。沿海以产“长芦盐”著名。
基隆市
拼音:jī lónɡ shì 首字母大写:JLS五笔:dwf btg ym 基隆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台湾省本岛北岸。1945年设市。人口348万(1988年)。旧名“鸡笼”,因群山环抱,形似鸡笼得名。又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下雨,又有“雨港”之称。是台湾省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附近产煤,是省内重要的煤炭基地和火力发电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基隆公园、云泉寺、月眉山灵泉寺、仙洞岩等。
迦勒底王国
拼音:jiā lè dǐ wánɡ ɡuó 首字母大写:JLDWG五笔:ekp afe oq ggg l 迦勒底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新巴比伦王国”。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626年,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勒底人占据巴比伦城后建立。与米底王国联合攻灭亚述帝国后,占据两河流域大部。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势力最盛。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加沙地区
拼音:jiā shā dì qū 首字母大写:JSDQ五笔:ek iit f ar 加沙地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巴勒斯坦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长约40千米,宽6~8千米,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大部分为沙丘,少部分为灌溉地,种植麦类和柑橘等。区内有著名古城加沙。
金沙江
拼音:jīn shā jiānɡ 首字母大写:JSJ五笔:qqq iit ia 金沙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市区东侧岷江口的河段。流经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长2308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云南西北部的虎跳峡世界著名。落差大,水能充沛。
净月潭
拼音:jìnɡ yuè tán 首字母大写:JYT五笔:uqv eee isj 净月潭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卡拉哈里沙漠
拼音:kǎ lā hā lǐ shā mò 首字母大写:KLHLSM五笔:hhu ru kwg jfd iit iaj 卡拉哈里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非洲南部内陆干燥区。大部为内陆盆地,海拔900~1100米。气候干旱,地面多干沟和黄色细沙。西部和北部有浓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多羚羊和其他热带动物。富金刚石、铜等矿藏。
克孜尔千佛洞
拼音:kè zī ěr qiān fó dònɡ 首字母大写:KZEQFD五笔:dq bty qi tfk wxj imgk 克孜尔千佛洞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赫色尔石窟”。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开凿于公元3世纪,至唐代吐蕃废弃。共二百三十六窟,是天山南麓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窟中佛像大部分被毁,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画。画面题材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