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1468-1551)
拼音:wánɡ jiǔ sī (1468-1551)首字母大写:WJS(1468-1551)五笔:ggg vt ln (1468-1551) 王九思(1468-1551)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fd7c陂,县(今陕西户县)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因名列宦官刘瑾党人,被勒令去职。“前七子”之一。所作杂剧《杜甫游春》较有名;《中山狼》一般认为是明代第一部单折杂剧。有《fd7c陂集》、《碧山乐府》。
吴梅(1884-1939)
拼音:wú méi (1884-1939)首字母大写:WM(1884-1939)五笔:kgd stx (1884-1939) 吴梅(1884-1939)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瞿安,号霜d044,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秀才。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南北词谱》等,另有传奇、杂剧《风洞山》、《苌虹血》等十二种,编选校刻《奢摩他室曲丛》一、二集等。
戏曲
拼音:xì qǔ 首字母大写:XQ五笔:ca ma 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西厢记
拼音:xī xiānɡ jì 首字母大写:XXJ五笔:sghg dsh yn 西厢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元代王实甫作。故事出于唐代元稹《莺莺传》传奇,宋代赵令据以编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诸宫调基础上改创为杂剧。叙唐代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与崔相国之女莺莺相遇,产生爱情,经侍女红娘从中帮助,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剧本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见长。明清以来,戏曲、曲艺多有改编,以传奇《南西厢记》较著名。
吴承恩
拼音:wú chénɡ ēn 首字母大写:WCE五笔:kgd bd ldn 吴承恩的同义词反义词
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行家生活
现代戏
拼音:xiàn dài xì 首字母大写:XDX五笔:gm wa ca 现代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名词。指以现代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剧目。中国古代戏曲已有反映其当代生活的剧目,如元代的杂剧《窦娥冤》,明代的传奇《清忠谱》,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剧《潘烈士投海》等。今之现代戏,指反映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的戏曲剧目。
迓鼓
拼音:yà ɡǔ 首字母大写:YG五笔:ahtp fkuc 迓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元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宋周密《武林旧事.宫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
2.指俚俗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