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1857-1898)

拼音:yánɡ ruì (1857-1898)首字母大写:YR(1857-1898)五笔:snr quk (1857-1898) 杨锐(1857-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四川绵竹人。曾任内阁中书。先后参加强学会、保国会,并倡立蜀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御门

拼音:yù mén 首字母大写:YM五笔:ttg uyh 御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皇帝在宫门听政。顺治时御太和门,康熙时改御干清门。御门时凡王公大臣﹑大学士﹑内阁学士﹑各部院﹑九卿﹑科﹑道﹑侍卫﹑记注诸官皆侍班;凡奏事﹑题本﹑除授﹑引见皆在此举行。雍干两朝,俱仍其制,咸丰以后此典遂废。

议会制度

拼音:yì huì zhì dù 首字母大写:YHZD五笔:yyr wfc tgm oac 议会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具有行政和立法互相依存特性的政府体制,通常有个空衔的国家元首,而行政实权却赋予内阁, 内阁由议员组成,他们各自地和集体地对议会负责。

曾国藩(1811-1872)

拼音:cénɡ ɡuó fān (1811-1872)首字母大写:CGF(1811-1872)五笔:ulj l aitl (1811-1872) 曾国藩(1811-187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中书

拼音:zhōnɡ shū 首字母大写:ZS五笔:k nnh 中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更多

中翰

拼音:zhōnɡ hàn 首字母大写:ZH五笔:k fjw 中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皇宫内收藏图书文籍之所。 2.明﹑清时内阁中书的别称。

总理衙门

拼音:zónɡ lǐ yá men 首字母大写:ZLYM五笔:ukn gj tgks uyh 总理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初清政府为办理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由恭亲王奕fd46主持。主要职责是:办理外交事宜,兼管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学校等项事务。实际上成为清政府的“内阁”。1901年改组为外交部。

螭头载笔

拼音:chī tóu zǎi bǐ 首字母大写:CTZB五笔:jyrc ud fal teb 螭头载笔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吏部

拼音:lì bù 首字母大写:LB五笔:gkr ukb 吏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纶扉

拼音:lún fēi 首字母大写:LF五笔:xwx ynhd 纶扉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内阁。明清时称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
678910 共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