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

拼音:dì qín 首字母大写:DQ五笔:yuph dwt 帝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尊奉秦王为帝。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齐鲁仲连晓以利害,终使赵魏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

大庾岭

拼音:dà yǔ lǐnɡ 首字母大写:DYL五笔:dd oew mwyc 大庾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

鈇钺

拼音:fǔ yuè 首字母大写:FY五笔:qgy qan 鈇钺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 2.泛指刑戮。 3.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 4.借指将军幕府。 5.星名。

郭璞(274-324)

拼音:ɡuō pú (274-324)首字母大写:GP(274-324)五笔:ybb gou (274-324) 郭璞(274-324)的同义词反义词
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西晋末,避乱到江南。后任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反,被杀。死后追赠弘农太守。长于卜筮、天文、训诂学,著有《尔雅注》、《方言注》等。文学作品以《江赋》和《游仙诗》最有名。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274-324)】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西晋末,避乱到江南。后任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反,被杀。死后追赠......更多

负芒

拼音:fù mánɡ 首字母大写:FM五笔:qm aynb 负芒的同义词反义词
1.背负芒刺。语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以"负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之甚。

孟嘉落帽

拼音:mènɡ jiā luò mào 首字母大写:MJLM五笔:blf fkuk aitk mhj 孟嘉落帽的同义词反义词
孟嘉:东晋时大将军恒温的参军。形容才思敏捷,洒脱有风度。

乌兰夫(1906-1988)

拼音:wū lán fū (1906-1988)首字母大写:WLF(1906-1988)五笔:tnn udf gggy (1906-1988) 乌兰夫(1906-1988)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蒙旗独立旅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民委主任、绥蒙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委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徐达(1332-1385)

拼音:xú dá (1332-1385)首字母大写:XD(1332-1385)五笔:twg dp (1332-1385) 徐达(1332-1385)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后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巴氐

拼音:bā dī 首字母大写:BD五笔:cnh qayi 巴氐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八柱国

拼音:bá zhù ɡuó 首字母大写:BZG五笔:wt syg l 八柱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朝西魏最高官职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大统十六年以前﹐计有宇文泰﹑李虎﹑王元欣﹑李弼﹑独狐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等八人曾任此职﹐时称"八柱国"。参阅《周书.侯莫陈崇传》。
678910 共3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