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袍

拼音:xiǎo hónɡ páo 首字母大写:XHP五笔:ih xa puq 小红袍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海公小红袍全传》。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四十二回。上承《海公大红袍全传》,叙述明代海瑞年迈还乡后复出,与权臣张居正作斗争,以及查访冤案、为民除害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杂采民间故事入篇,与史实不合。

小刻

拼音:xiǎo kè 首字母大写:XK五笔:ih ynt 小刻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的计时单位。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秦汉以后﹐又分一昼夜为十二时﹐则每时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命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这是大刻。再将零数二十分﹐分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为初初﹑正初﹐分别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百刻》。 2.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一束

拼音:yí shù 首字母大写:YS五笔:g skd 一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数量词。犹言一捆,一扎。 2.数量词。古以帛五匹为"一束"。 3.数量词。箭十二支。 4.指笙管之类的乐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总吹气管制成,故称。

雁王

拼音:yàn wánɡ 首字母大写:YW五笔:dww ggg 雁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鴈王"。 2.佛教语。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休止符

拼音:xiū zhǐ fú 首字母大写:XZF五笔:ws hhg twf 休止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音乐术语。乐谱中用以表示音乐停顿时值的符号。常用的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六种。整个小节休止时,亦用全休止符表示。

形意拳

拼音:xínɡ yì quán 首字母大写:XYQ五笔:gae ujn ugr 形意拳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心意拳”、“六合拳”。武术拳种之一。以模仿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熊、fd4d、鹰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形态为基础,取其形,练其意。有五行拳、十二形拳、杂式锤、连环拳等套路。

一迭

拼音:yì dié 首字母大写:YD五笔:g tgp 一迭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以吹角十二声为一叠。 2.犹一曲。叠,乐曲的迭奏。

戌时

拼音:xū shí 首字母大写:XS五笔:dgd jf 戌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十二时辰之一。指晩上七时至九时的时间。

须句

拼音:xū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ed qkd 须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须胊"。 2.春秋时古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杜预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娄﹐取须胊。"何休注:"胊﹐其俱反。《左氏》作'句'。"唐之郓州﹐属古须句国。后因以借指郓州。

永徽律

拼音:yǒnɡ huī lǜ 首字母大写:YHL五笔:yni tmgt tvg 永徽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9192939495 共10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