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1879~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dú xiù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其人一生功过至今仍是学界争议。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1917~1920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更多
独秀
独秀的同义词反义词
dú xiù1.独自茂盛。 2.特别突出;超群出众。 3.指超越。
独秀峰
独秀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ú xiù fēng1.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中。 2.山名。在广西桂林市中心。
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ònɡ yī dà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1921年7月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举推派的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十三人,列席者一人,代表党员五十七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陈独秀任总书记,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大会会址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现为"一大"纪念馆。
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shān jiàn shì jiàn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以此为借口,实行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等,并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时称“三·二〇事件”。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更多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1904-1950)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n bì shí (1904-195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后任共青团中央总书记,曾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作坚决斗争。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共临时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方面军政委。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长征途中......更多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ī huì yì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选出了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孤芳
孤芳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fāng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2.指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 gōng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g qǐ yì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 dì yī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十三人,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大会后期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