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hòu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蹺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老生

老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shēng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古典戏中挂髯口(胡须)。分文武两门。也叫须生。

舞象

舞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xiàng1.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 2.会舞蹈的象。

虎体鹓班

虎体鹓班的同义词反义词
hǔ tǐ yuān bān虎体:老虎勇猛强健,比喻有才能的将相;鹓班:鹓鸟飞行有序,比喻朝官行列。比喻朝廷文武大臣。

袍带丑

袍带丑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o dài chǒu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貂鹖

貂鹖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o hé1.貂尾鹖尾,本为古代侍中﹑虎贲等官的冠饰。亦借指文武贵臣。

贾虎荀龙

贾虎荀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jià/jiǎ hǔ xún lóng1.东汉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字伟节)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又东汉荀淑八子,都有名声,时人称为"八龙",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刘孝标注引《逸士传》。后世因以"贾虎荀龙"称文武全才的人。

赐胙

赐胙的同义词反义词
cì zuò1.谓天子于祭祀宗庙﹑社郊后,把祭肉分给群臣。语本《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透颖锥

透颖锥的同义词反义词
tòu yǐng zhuī1.《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更多

邦宪

邦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g xiàn1.《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 2.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
678910 共114条